“这什么料子?”汝州城康府中,康太太摸着自家姑爷使人送来的料子,人有些懵!
康家也是有钱人家,这些年里市面上什么样的好料子她没见过?哪怕是皇家用的织锦缎她私房中也能找出几匹来。这还是因为大头已经被她陪嫁女儿了。
可眼前的这两匹她还真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遇到。
触感太柔软滑腻了,摸着就叫人感觉到一种温和。雪白雪白的,轻若无物,柔软如丝。
怪不得女儿信上专门提到了这两匹料子,叫什么山羊绒,最适合做贴身中衣,保暖舒服的很,名字是真不好听,可物件真是好物件!
只摸着东西她就能想到这料子做成内衣中衣了会有多么舒服。
以康太太多年的经验来看,这东西要是能放到市面上必然会大卖的!
康桥年(嗯,俺终于有名了)嗤笑一声,“还放到市面上,你知道这一匹料子耗了多久时间,又值多钱吗?”
“姑爷从前年就开始着手了,收集羊绒,加以清洗,再试着纺纱成线,织成现在手感的料子,三年之功耗费了上千两银子,也不过得了区区十匹!”
赵亮在给康桥年的信中先就提及了山羊绒,内里言语并未详述,可康桥年也能感受的到艰辛。
首先就是羊绒的收集,这东西想就能知道有多么不容易收集。
虽然康桥年之前根本就没羊绒这个概念,可顾名思义,他还是能猜出实物来的。
此时的中国虽然没有‘羊绒’,但鸭绒鹅绒的概念可早就有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曾提到:“选鹅腹绒毛为衣、被絮,柔软而性冷,尤宜能解婴儿之惊痫。”
康桥年从鸭鹅身上想到了山羊身上,就立刻什么都明白了。
这山羊绒首先原料收集就很不容易,然后还要梳理杂毛死毛碎毛和一切硬物,赵姑爷称之为无毛绒,之后再清洗去油去膻,一头山羊只多得两三两净绒。
然后再“试着纺纱成线,织成现在手感的料子”,这一个‘试着’都不知道蕴含了姑爷多少的心血汗水!
赵亮对羊绒纺织狗屁不通,他只是多次在小说中看到过‘毛纺’俩字,然后自己稍微的问了下度娘,发现不少小说里提及的毛纺都是扯淡玩意。
中国的本土羊种几乎都是粗毛羊,产毛量少不说,还毛质差劲,根本不适合纺织。至少是现代纺织技术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
所以中国古代的纺织技术虽然十分发达,长期领先于世界,可在毛纺上始终没有啥建树。只多是做些地毯毡布类的东西!
而欧洲的英格兰却能非常顺利的上演着‘羊吃人’运动!那就是因为英国本土有着许多优质的细毛羊,羊毛产量高不说,还适合毛纺。
但羊毛纺织不成,羊绒纺织却能在中国大行其道,只要有人肯去做。
谁叫中国有那么多的山羊呢?
羊绒是出自山羊身上的,后世中国羊绒巅峰时候一度占据到了全世界羊绒产量的80%以上。
只不过随着新世纪环境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强,中国羊绒的产量才开始逐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