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东北人民军司令部的判断,日军从国内支持关东军一共有两个办法:
一是经海运运送陆军至朝鲜半岛釜山港,再利用纵贯全岛南北的铁路线直达平壤再达中朝边境城市新义州,这样的速度最快。
但是深入朝鲜境内的人民军进展很快,短期内新义州能否守住、或是能否突破人民军第26军在丹东的防线尚在五五之数,万一日本军队在中朝边境作战失利,而增援的部队迟迟不能上去,则变成在中朝边境的消耗战了,对关东州的日军第2师团则远水解不了近渴,无法及时增援。
第二个可能性是海运直达大连湾。虽然会比铁路慢了两天,但是日本倚仗有强大的海军,其安全并顺利到达关东州的系数很大,而且利用海上超强的运力,还能给第2师团以战略补给。
想来中国军队无论如何没有能力在几天的时间里吃掉日本第一等精锐的师团吧----即使在全盛时期的俄国也没能做到,在正史上的中国所有抗战的军队也从来没有做到。
这两条路,张汉卿已经想了无数遍。中日的海军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中国是不可能在海上和日本有正面的交锋能力的。唯一能做的,便是依托稍胜一筹的空军,在渤海湾布下坚实的近岸防卫圈。
在此之前,渤海舰队的全部驱逐舰已经待命,潜艇也布置在黄海准备借空潜一体化的力量在中国近海形成防御,与日本海军相持。
只要将日本海军牢牢限制在黄海中国一侧外,则在中国关东州和朝鲜的战事会在最大限度上依靠陆军的成败。
在海上交锋拖得时间越长,中国海军的劣势就会越明显。
在关东军还在中国腹心的时候,如果不能够尽快铲除它,万一海战失利,日军援助得手,势必要在中国东北四面开花,即使中国胜利也必定是惨胜----因为这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的大战,历史又必然要回到不堪回首那血淋淋的往事了,这是张汉卿绝对不愿看到的。
在全国、全党、全军众志成城面前,不用说话,士官们的抗日热情都是高涨的。不管怎么说,这是数十年来第一次由政|府发动对列强之一的全面反击,即使为国而死也不在话下。
不过还是因为遭受了数十年的凌|辱,军队对于能否打赢、怎么打这场战争,绝大数人是没底的。一句话,敢死的决心和对于胜利的前景的怀疑是并存的。在树立必胜的信心上,人民军政治部的军官们在战前动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部队各级官兵树立了这样一个信念:中国无论从战略可持力、资源、兵源等种种项目上均远远将日本抛在后面,中国就需要这样一场胜利屹立在世界强国之列,从而真正站起来!
而且自明治维新以来,从没有一个完整的日本联队及以上被缴获军旗或成建制地消灭,如果在关东州的这场大战上人民军能够一举消灭其整个师团,必将永载史册,并成为中国迈向军事大国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