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艾伦威尔逊默不作声,爱德华·布里奇斯开口问道,“现在我问你几个问题,英属印度一旦独立,是否会蓬勃发展。”
“英属印度一定会陷入混乱,长期被压制的两大宗教会火并,包括海得拉巴在内的十五个大土邦是确定因素,但是以我对阿里汗的了解,他不会选择并入印度。但是尼赫鲁的基本盘太强了,给他时间的话他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艾伦威尔逊实话实说,这本来就是后来发生的事情。
“很好!”爱德华·布里奇斯认可的点头,转而问道,“你觉得英属印度独立对大英帝国是好事么?”
“当然不是,英属印度作为大英帝国最重要的殖民地。一旦独立会对大英帝国广袤的殖民地形成冲击。这会让我们的文明倒退,一百多年来我们不断让英属印度壮大,但是印度的民族主义者一定不会领情,认为这是应该的,他们只会追捧印度的古老和伟大,如果发展不顺利,那肯定是殖民者的错误。”
再次说了一句很好,爱德华·布里奇斯很是满意的道,“对待英属印度的问题上,丘吉尔先生和艾德礼首相有着不同的看法,丘吉尔首相认为应该压制,但我们大英帝国其实已经做不到,艾德礼首相认为应该放弃,但我个人也不是很认可。”
爱德华·布里奇斯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希望英属印度站好最后一班岗。这其实也是艾伦威尔逊的想法,在英属印度的独立上,大英帝国还是过于仁慈了一点。
可能是想着日后卷土重来还有机会,并没有像是法国那样,临走之前把殖民地搜刮个底朝天,但从后来的日子来看,还是法国人的办法更有震慑性。
虽然在殖民地时代,法国远不如英国来的成功,但后殖民地时代到来的时候,法国对原殖民地保持了更大的影响力。
在艾伦威尔逊眼中,闭着眼睛就能找到无数印度面对的严重问题,而且就算是现在没有问题,只要给他机会回到英属印度,他也可以制造问题。
虽然制造问题的前提,印度教一定要比和平教强势这一点不可更改。但是在其他方面他还是很有想法的。
机会就在眼前,爱德华·布里奇斯作为内阁秘书,对公务员的调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艾伦威尔逊用比波茨坦会议更大的热情,阐述自己对利用英属印度把大英帝国拉出泥潭的设想,包括他想象当中的价格双轨制。
价格双轨制是指同种商品国家统一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价格管理制度。因同时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运行机制而形成。主要涉及粮食价格及生产资料价格。
这种办法经常使用的国家都是和苏联关系良好,但是道理是一样的,这种依赖行政力量救急的办法,现在英国恰好可以做到,就是之前艾伦威尔逊设想当中,用英属印度的粮食稳定德国英占区的秩序,在用德国英占区恢复的工业,对英属印度进行输入。
大英帝国则处在中间,掌控德国工业品和英属印度农产品的定价权,从中拿到差价恢复英国本土的繁荣,一旦英国本土恢复到战前的水准,就可以重新对各大殖民地进行资源调配了。